2025年5月14日 点击人次: 841
关于吉首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的预通知
各学院:
《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的通知》已于2025年4月29日发布,湖南省省赛的正式通知正在拟定中,为促进各学院充分选拔和推荐优秀项目参赛,现将校赛工作安排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赛道、组别和对象
严格按照《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的通知》要求,设置高教主赛道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、职教赛道、产业命题赛道四条赛道,每条赛道的分组以及参赛报名要求,暂时先按照国赛文件要求执行。其中,职教赛道由师范学院单独组织。
(一)高教主赛道
1.新工科类项目: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虚拟现实、智能制造、网络空间安全、机器人工程、工业自动化等领域,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;
2.新医科类项目:现代医疗技术、智能医疗设备、新药研发、健康康养、食药保健、智能医学、生物材料等领域,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;
3.新农科类项目:现代种业、智慧农业、智能农机装备、农业大数据、食品营养、休闲农业、森林康养、生态修复、农业碳汇等领域,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;
4.新文科类项目:文化教育、数字经济、金融科技、财经、法务、融媒体、翻译、旅游休闲、动漫、文创设计与开发、电子商务、物流、体育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、社会工作、家政服务、养老服务等领域,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;
5.“人工智能+”项目: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、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,符合“人工智能+”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;
6.“低空经济”项目:聚焦无人机物流、低空交通服务、应急救援、智慧城市空中应用等场景,结合飞行器研发、空城管理技术或服务模式创新,推动低空资源高效开发与产业生态构建,符合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导向的项目;
7.“生物技术”项目:聚焦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学、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,推动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、农业育种、生态环保等场景的创新应用,符合国家生物经济战略及生命科学产业化发展要求的项目;
8.“量子科技”项目:聚焦量子计算、量子通信、量子测量等方向,推动量子技术与信息安全、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深度协同,符合“量子科技”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;
9.“新能源”项目: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、储能技术优化及能源互联网建设,支持高效清洁能源转化、智能电网升级与低碳能源系统研发,符合“双碳”目标及能源革命战略方向的项目;
10.“新材料”项目:聚焦新型结构材料、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研发,推动绿色制备工艺、材料基因工程与高端装备应用,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,具备技术突破性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项目。
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,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,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,根据各参赛项目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。
(二)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
参加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的项目,须为参加“青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的项目。否则一经发现,取消参赛资格。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,分为公益组、创意组、创业组。
1.公益组
(1)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,积极弘扬公益精神,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、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。
(2)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,注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(或社会组织)的项目均可参赛。
2.创意组
(1)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,解决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,助力乡村振兴和区治理,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。
(2)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类登记注册。
3.创业组
(1)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、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,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,推动共同富裕。
(2)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,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。项目的股权结构中,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%,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/3。
(三)产业赛道
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,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,允许跨校组建、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,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,不多于15人(含团队负责人),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。
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(包括本专科生、研究生,不含在职教育),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(即2020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、研究生,不含在职教育)。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(2025年7月15日前正式入职)。
1.企业命题组
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,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、行业龙头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、新型研发机构等征集命题。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,倡导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围绕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,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进行申报。
涉及内容:
产教协同创新: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深度推进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基于“四新”建设的内涵和要求,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,加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。
区域特色产业: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聚焦举办地河南省的七大先进制造业集群(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先进装备、现代医药、现代食品、现代轻纺),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,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。
企业命题组,在大赛组委会公布产业命题后,由相关学院组建团队参赛。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,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。
2.成果转化组
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,围绕核心技术专
利转化、实验室成果产业化、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向,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推动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,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项目。
二、赛程安排
学院初赛:请各学院按照文件要求,2025年5月30日之前组织举办初赛,并选拔出的1-4 个优秀项目进入校级复赛,于6月2日将评选出的优秀项目推荐汇总表及项目材料的电子版,以“赛道及组别+学院+负责人+项目名称”命名,发送到校赛工作邮箱thy@jsu.edu.cn。
校级复赛:校赛组委会将于2025年6月4日—6日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作品(项目计划书)进行评审,确定进入校级决赛的名单。
校级决赛:2025年6月20日
省级资格赛:2025年7月8日
学校根据省赛组委会分配给学校各赛道的参赛名额,依照省级资格赛的最终排名,依次推荐优秀项目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湖南省赛。
三、工作安排
(一)做好做实组织报名工作
各学院应广泛发动积极鼓励学生报名,重点挖掘毕业五年内已创业的校友参赛。组织学生以个人报名,并可组成15人以内的项目成员参赛。报名时必须上传创业计划书,其项目名称要规范,不能有悖于公序良俗、法律。每个学院参赛的报名项目数不得少于学院学生总人数的15%,系统报名开始时间为5月9日。
(二)报名流程
第一步,登录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(网址:https://cy.ncss.cn)或微信公众号(名称为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或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”)任一方式进行报名。
第二步,报名时在“所在院系”栏请填写学院全称,便于后期统计工作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做好宣传发动。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,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、积极参与大赛。
(二)提供强力支持。各学院要为在校生毕业生参赛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和支持。进一步优化参赛项目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
(三)加强校企合作。各学院要大力发动合作企业参加大赛的企业命题活动,促成校企合作成果在大赛中得到充分展示,强力推进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。
五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杨老师
联系电话:15974422190
附件:
1.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的通知
2.吉首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项目推荐汇总表